产地
风味描述:
干香是浓郁的发酵香和莓果香气,入口有着百香果、青柠、柑橘的酸调,淡淡的发酵香,中段是坚果香和果脯甜,蔗糖回甘持久,口感比较厚实。
波旁品种咖啡豆简介:
波旁(Bourbon)是与铁皮卡并列的古老优良品种,因种植在高海拔地区并且拥有卓越的品质而闻名。
传播历史
前街翻阅资料了解到,在咖啡的世界里,铁皮卡与波旁以及它们衍生而来的后代,是构成世界上阿拉比卡体系的两大品种。其中,波旁主要流行于中南美洲国家,也是咖啡大国巴西的主力品种之一。
波旁(Bourbon)的名字源于波旁岛,即位于非洲东岸的留尼汪岛,十七世纪作为法国属地,将其命名为波旁岛,直到十八世纪末才改名。据史料考证,法国人曾在 1708 年、1715 年和 1718 年 ,经过三次尝试,法国人才成功将圆身咖啡豆从也门引进到波旁岛,并开始扎根生长。直到1860年,巴西把圆波旁带回本国种植,随后传播到非洲与中南美洲各个国家,成为了最古老的拉丁美洲咖啡母种。
波旁在1860年左右被引入巴西南部的坎皮纳斯附近,并迅速向北传播到南美洲和中美洲国家。到了19世纪后,法国传教士将波旁岛的波旁种子引进到了在东非建立的教区,包括肯尼亚、坦桑尼亚、卢旺达等地。虽然波旁容易受到咖啡疾病的影响,会被一些衍生品种(卡杜拉、卡杜艾和新世界等)或抗病品种所取代。但是因其卓越的品质,巴西、危地马拉、哥伦比亚等国家目前仍然有大面积种植波旁咖啡。
波旁品种特点
波旁在咖啡树上有明显特点,波旁树叶的节点比较接近,咖啡浆果相较铁皮卡会更圆更短,并且成熟的浆果颜色会因变种会有黄色或橙色(粉红色)。
相比其他品种,波旁几乎全是圆生豆,与铁皮卡对比波旁豆粒更小一点,成熟也比较晚,但在产量上波旁要比铁皮卡更高。生长于高海拔下的波旁生豆拥有更高的密度,甜度也更佳,酸味明亮。虽与铁皮卡同样是古老优良品种,波旁对锈叶病的抵抗力要优于铁皮卡。
常见的波旁从开花到结果成熟,颜色会由绿色逐渐转为微黄色、红色,最后是完全成熟的深红色,这种变化的咖啡鲜果就是我们常说的红波旁。巴西咖啡大多带有较低的酸味,配合咖啡的醇厚香气,入口极为滑顺,余味能令人舒活畅快。前街咖啡选择了一支半日晒的红波旁咖啡作为巴西的代表,咖啡风味带有明显的坚果以及巧克力,中等的焦糖甜感,口感顺滑,整体平衡。前街将它加入到口粮豆系列,前街的口粮豆是每个大产区的门面担当,呈现产区的基础风味,咖啡入门级选手可以认识产区的基础风味,再按照自己的喜爱选择深入了解不同的产区类型。
而黄波旁是巴西圣保罗州独有的波旁变种,主要是成熟后果实不会变红,反而呈现橙黄色,所以称为“黄波旁”,不过它产量极低,不耐风雨,所以没有得到广泛的种植。
前街了解到,黄波旁是于1930年被人们发现的,后来经过坎皮纳斯农学研究所(IAC)研究,具有显性XcXc基因对的植物会产生红色浆果;而具有隐性xcxc基因对的植物产生黄色浆果,在极少数情况下,具有一个显性基因的植物和另一个隐性Xcxc植物产生橙色浆果。因此,黄波旁的“黄色”,主要是由于颜色的遗传选择性,种植在高海拔地区的黄波旁,会含有大量的果糖,因此可以呈现出甜美多汁的咖啡风味。这一品种也曾经连续两年席卷巴西「超凡杯」大赛,几乎囊括前三名大奖,风靡精品咖啡界!
目前,前街咖啡也入手波旁品种的咖啡豆,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来自巴西皇后庄园的黄波旁咖啡豆。前街咖啡的巴西皇后庄园的黄波旁咖啡豆是来自摩吉安娜产区,前街的这款黄波旁咖啡豆采用的是半日晒处理。在风味表现上,这款巴西皇后庄园的咖啡有甘蔗汁、红茶、果实般的甜感,明显的坚果和巧克力风味,均衡的酸度,口感明亮、柔滑细腻。
前街咖啡:巴西·皇后庄园黄波旁咖啡豆
产区:摩吉安娜产区
庄园:皇后庄园Fazenda Rainha
海拔:1400~1950m
品种:黄波旁
处理法:日晒处理
风味:坚果、巧克力、奶油、花生、甘蔗
另外还有一种十分稀有的新品种——粉红波旁,粉红波旁是由红波旁和黄波旁杂交而成。是因杂交后,由花粉粒里的隐形基因使得咖啡果实成熟后呈现粉红色。这个是十分难得,因在杂交中的花粉粒中,隐性基因可能会倾向黄色或红色,容易互相干扰,所以粉色波旁不易产出。
另外还有一种特别的波旁种——Lauirina,豆身因突变为尖身豆,因此被称为“尖身波旁”。该品种首次被发现是在印度洋的留尼汪岛(波旁岛)。因其拥有理想的风味表现,且特别的是咖啡因含量很低,因此颇受咖啡界人士欢迎。可惜的是,咖啡因是天然的驱虫剂,而该品种本身咖啡因少,且生长速度比其他阿拉比卡品种要低的多,种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所以该品种很难实现大规模种植。
产区介绍:
提到巴西,大部分人能联想到的就是足球王国,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,也是世界第五大国家,巴西咖啡在世界上也非常有分量。 巴西为咖啡生产第一大国,提供世界上将近45%的咖啡生豆。该国干旱季节的长短甚至会影响到全世界的咖啡价格。 巴西最早在1720年巴西从法属圭亚那引进了咖啡树种植,之后便由政府监控咖啡产业,保证咖啡产业的顺利发展,更是出台了对咖啡农实行最低价格保护的政策,激发农民种植咖啡的意向。 巴西的咖啡种植地主要以两种地形为主,一种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,一种是200米以下的巴西平原。主要种植
冲煮建议:
推荐煮制方式:手冲 滤杯:v60滤杯 水温:90-92℃ 粉量:15克 粉水比:1:15 研磨度:中细研磨(中国标准20号筛网通过率80%) 冲煮手法:分段式萃取 用30克水进行闷蒸,闷蒸时间约30秒,小水流中心绕圈注入125克水时分段,等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的时候继续注水至225克结束,水位下降即将露出粉床时移走滤杯,(闷蒸开始计时)萃取时间为2'00"。
风味杯侧报告:
其他推荐 更多>
咖评最新评论 更多>
埃塞俄比亚瑰夏村日晒绿标
5
味道好才是真的好
云南小粒
3.5
不错
哥斯达黎加 塔拉珠
3
可能是我技术问题,手冲不加奶咖啡比较酸苦,加奶后味道干净清新,比较均衡。
花魁
4
高温区风味整体以酸为主,苦味也比较明显,一般。但冷却后,中温区时甜味突出,苦感减少,醇厚度增加,冷却到30度左右时,终于明白这支豆子为什么叫花魁,果香味突出,入口百花齐放,百果争宠,余韵留长!
耶加雪菲 果丁丁
5
没人评论啊!啦啦啦啦啦
印尼 西爪哇
3
用了龙哥的印尼之海 和千咖咖啡的这款豆子 味道的确不同 在v60和蛋糕杯都试了 v60会有印尼猫屎独特的味道 但是甜度没激发出来 蛋糕杯却很好的激发了 酸度在蛋糕杯上会更加柔和 总体来说 蛋糕杯做这款完胜
带着你,不管你在哪里!我们提供伟大的功能,以帮助您找到新的,你会喜欢